- 註冊時間
- 2008-3-2
- 精華
- 在線時間
- 小時
- 米币
-
- 最後登錄
- 1970-1-1
累計簽到:30 天 連續簽到:1 天
|
據傳清代,在虞山之麓有一叫化子乞得雞一隻,既無炊具又無調料,無法煮食,遂以土法烤食。先將雞宰殺,去其內臟帶毛涂泥,拾得敗枝殘葉堆成火垛,隨意將雞烘烤后睡去。一覺醒來撥開火灰,見余燼未滅,泥團表面有裂縫,便往地上一摜,雞毛隨泥殼而脫,卻香氣四溢,令人饞涎欲滴,便顧不得燙手就美美地飽餐一頓。20世紀初,山景園朱阿二根據傳說嘗試做賓客桌上的特色菜肴。他對叫化子煨泥的方法略作改進,除去內臟后,涂上佐料,並將鮮肉、生蝦仁、雞肫、火腿、香菇、香料等什錦配料塞入雞肚,用荷葉、高溫紙包扎,涂上泥,然后煨雞。這樣煨出來的雞,雞肉酥爛異香,味透而嫩,上筷骨肉脫離,原汁原味,風味獨特,此后山景園靠叫化雞等名菜聲譽鵲起,名滿江南的。如今叫化雞的品種有山景園叫化雞、王四叫化雞、虞山牌叫化雞等,已列入《江蘇菜譜》和《中國名菜譜》。
/ t! s8 T& b* r* O0 B0 I% T- v0 N6 q4 M- j+ L/ \" [( L4 c% c; J
$ r. p9 Y/ ]/ Z; N. S w5 K, V2 E6 U1 P' ^9 E1 d9 i
現代的做法:; ^$ F! L) k- n7 y) Z
% ^+ F1 L) I& K( N2 u$ O
1.將雞去毛,去內臟、洗淨。加醬油、黃酒、鹽,腌制1小時取出,將丁香、八角碾成細末,加入玉果末和勻,擦于雞身; # w6 r0 G9 I8 P; ?+ ?( Z0 b3 W2 @, ^
2 w3 b' V+ K' V2 m0 G3 r2.將鍋放在大火上,內加入豬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蔥花、姜爆香,然后將輔料中的雞丁、瘦豬肉、蝦仁、熟火腿丁、香菇丁分別到入鍋中炒熟,出鍋后,放涼備用;
9 S2 V- V# w7 @! O7 {( W, ]8 w2 f* a7 U; i; V
3.雞的兩腋各放一顆丁香夾住,再用豬网油緊包雞身,用荷葉包一層,再用玻璃紙包上一層,外面再包一層荷葉,然后用細麻繩扎牢; / k/ i% N6 }% k3 n0 n' j
/ t; ~; I W" G4.將酒壇泥碾成粉末,加清水調和,平攤在濕布上(約1.5厘米厚),再將捆好的雞放在泥的中間,將濕布四角拎起將雞緊包,使泥緊緊粘牢,再去掉濕布,用包裝紙包裹;
( J9 j- b7 p, `* o$ l: o! V
" M2 g. y0 `: A$ w8 z0 W4 F5.將裹好的雞放入烤箱,用旺火烤40分鐘,如泥出現干裂,可用泥補塞裂縫,再用旺火烤30分鐘,然后改用小火烤90分鐘,最后改用微火烤90分鐘;
1 p. h# P+ `! _, Q/ b) z) `- Z |# j4 F" K% Y1 Q, y( {
6.取出烤好的雞,敲掉雞表面的泥,解去繩子,揭去荷葉、玻璃紙,淋上香油即可。7 h: K' f& T* V5 {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