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4-24
- 精華
- 在線時間
- 小時
- 米币
-
- 最後登錄
- 1970-1-1
累計簽到:4 天 連續簽到:1 天
|
疯狂的恐怖分子在几个重要城市埋下炸弹,以此作为条件,要挟美国政府——这样的故事,在银幕上上映过太多次了。《战略特勤组》大致是一个关于恐怖分子的老套故事。而有些不同的是,影片并没有描述英雄是怎样追捕恐怖分子的,因为这个埋炸弹的家伙,自动送上门来了。
! d8 r) K# j, S; l4 S$ X* f 只要撬开他的嘴,就能知道炸弹埋在哪儿。美军一个神秘部门找来了绰号H的谈判专家亨利负责审问犯人。实际上,这个神秘部门的勾当就是秘密刑讯嫌疑人。
8 z8 w2 g3 j2 w' U 当“犯人”只是被捆起来用冲冷水的时候,参与审讯的FBI反恐部门探员海伦就已经觉得无法接受。她搬出了国际公约、战俘条例,但被军方一一驳回。直到H的出现,她才知道事情多么严重。在军方的默许下,H的残酷手段几乎赶得上当年的日本鬼子,“没有底限”。
4 E Z& F) Y" j* t$ e0 s- R3 F 代表了观众情绪的女探员海伦无法接受这种违反人道主义的审讯,但她的立场在强势的军方面前一退再退:折磨他,因为是他亲手埋下了炸弹;只要能撬开他的嘴,就能拯救几千万人的性命。这样看来,刑讯算得了什么?! Y& E" @. C8 J: S
海伦因为她的立场而偏离了普遍道义,观众也陷入了迷茫。接着,影片又质问人们:到什么程度,算是不过分呢?: M9 H( O$ x' v; n5 u6 n
H的手段一再挑战人们的底线。当H在犯人面前一刀割开犯人妻子的喉咙,周围响起一片惊呼声,这还不是结束,H最终把犯人的两个孩子关进了审讯间。
% q2 T1 Y, f- q% a 影片在这里进入叙事高潮。看到H在犯人交代了埋炸弹地点之后,还要疯狂地对两个孩子动手,所有人,包括军方的高层、H的助手,都无法接受,把H揍倒在地。这时,H冷静地告诉他们:犯人骗了你们,还藏着一枚炸弹!好像湖面被投下巨石,所有人的立场顿时发生了180度的大逆转,刚刚还充满人道主义的军方高层立刻歇斯底里地喊道:把那两个孩子带回来!4 E2 h, e/ k3 t' Y
这让人想起了一个著名的案例。关于道德,关于公正。刹车失灵的火车在轨道上奔驰,眼看就要撞死5个工人,而另外一个轨道上只有一个人。作为火车司机的你,会不会把火车扳到只有一个人的铁轨上?
" h2 B* y$ B# B& f 5个人的性命,是不是比1个人的更值钱?如果不是,那么50个,500个,5000个呢?同样的困境在《蝙蝠侠:暗夜骑士》当中也出现过,一艘船上满载游客,另一艘船上满载犯人,如果一定要炸掉一艘,炸哪艘?
0 i. N$ b# T9 [- S 爆炸时限在一分一秒的临近,这个埋下核弹的“恐怖分子”并不是来自中东,而是个地道的美国人,而且还是前美军特种部队的炸弹专家。作为一名美国穆斯林,遵纪守法的他不满美国政府对待阿拉伯国家的政策,才走上一条危险的道路:发动恐怖袭击。审讯者问:你要跟我们谈什么条件?“恐怖分子”说:我要求美国总统从阿拉伯国家撤军。
( F" V& b: X8 h3 f* f- w5 D “恐怖分子”所要求的,竟然是“世界和平”。他愤怒地喊道:你们以为自己是文明的,看看你们现在做的,有哪一点是文明的?这个质问让在场的人哑口无言。2 R3 g- U9 [8 x7 A; w
影片的最后十秒钟,是真正残酷的:作为“文明”的一方,一再牺牲自己的底线,却没能达到目的。如果海伦和H知道这个结局,他们会不会改变自己当初的立场?也许真正需要三思的,是人们面对文明冲突时的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