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綜合論壇, WK综合论坛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1367|回復: 0

[攝影] 摄影师四次深入切尔诺贝利污染区 拍摄

[複製鏈接]
累計簽到:4 天
連續簽到:1 天
發表於 2012-5-4 13:45: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1986年4月26日凌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核反应堆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喷涌而出,释放出的核辐射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当量的100倍。爆炸最终导致该地区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国际知名摄影师路德维格近些年一直在收集整理核事故对当地居民所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并且从1993年开始,曾四次深入切尔诺贝利地区,拍摄照片。: w0 R; N8 P" e" h0 }
- i# p0 E4 T: ^1 p' q$ }6 |" Q, N
$ }2 ?: Y8 N% ^0 S6 U

% j$ b' @  C' k/ M6 s1986年4月26日凌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这间控制室的操作人员在一次安全测试当中犯下一系列致命错误,导致4号核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核燃料冲破保护壳,厂房起火,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直到今天,这间控制室仍处于荒废状态,因为房间内的核辐射足以致命。
4 F8 b$ S' x( M5 L4 ^7 }7 V) k$ ^4 d
3 y7 g) o+ a: d' u8 |, k

% W( O3 k5 n2 e9 k7 Q9 v2005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头戴过滤器,身穿防护服的工人正在施工。据悉,如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仍属于高辐射地区,在此工作的工人们也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他们在工作的时候需要不断的查看盖格计数器(用于测量放射性)和放射性剂量仪,每天,他们只允许在此地停留15分钟。( X: C9 t- V/ @% K4 O" X  W! Z

; e% c, c* b8 P- L3 q3 A, A. n! h  V

, {0 W0 N4 P7 H- R8 U; s: j2011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多年来,工人们都在想方设法支撑容纳4号核反应堆房间的屋顶,以便确保其不会塌陷。然而,房间内杂乱的电线、金属碎片以及其他残骸都遭受严重核污染,工人们束手无策,只能想办法加固房间,直到有关部门想办法将所有东西拆除。
* C1 Z# l6 Z2 J: Q% F4 e/ b# ^* {+ g+ _( b, [( [

8 U1 m" H! U: P; Y! ^" I
! L. x( w9 C& p1 s2011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尽管这处通往地下设施的楼梯通道充满足以致命的核辐射,工人们还是不得不在采取防护措施后,从此处前往地下。为了尽快通过此地,每次工人们都是直接从楼梯旁的倾斜平板滑下去。
$ z8 R* h. L! p9 L9 E8 B5 A/ F8 h
5 E  |$ T9 b% [" Y& g: X; M7 G# z% Z6 ]* H, ~" G4 C" j

# k2 K# t1 B  m' a* f' m7 c* g0 h9 Y4 H2011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据估算,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中,仅有3%至15%的核燃料发生泄漏,而这就意味着大部分核燃料仍然存在于“石棺”下部。为了确保核燃料不发生再次泄露,乌克兰决定建造新的安全掩体—一个跨度约为257米,长150米,高105米,大致相当于一个中型体育馆规模,重达2.9万吨的拱形钢结构建筑。新安全掩体总造价高达22亿美元。
1 Q) f1 ]3 m, D8 v2 x: H
' j1 c; x/ c& t9 [3 e$ r
( j2 v& q' E* m; D5 c& Q
, s  B1 D* F1 J$ a+ B2005年,乌克兰城镇普里皮亚特(Pripyat),核事故发生前,该镇约有近5万名居民。如今,普里皮亚特已变成一座名符其实的“鬼城”。远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轮廓依稀可见。1 n5 R9 o, U' ?. P1 K

. b2 z8 `' ^5 {/ P
; o/ @8 S7 S# E/ B: {
7 [( Z- V! E: Q8 Z3 [6 ^/ R1993年,乌克兰城镇普里皮亚特(Pripyat)。这座城镇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为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的科学家和工人们特意修建,距离出事的4号核反应堆不到3公里的距离。核事故发生后,以往生机勃勃的景象已不复存在。5 J+ V$ ^1 l( R; b

) q' z# s/ F9 U* f4 y6 x4 v5 ~' U& Q- _* d+ ?

( n1 U9 B+ M5 ?9 _1993年,乌克兰奥巴吉奇(Opachichi)。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了当时苏联对此次核事故消息的封锁和应急反应的迟缓。直到放射云漂浮到瑞典,而科学家也开始注意核辐射指标严重超标这一情况之后,苏联才承认此次核爆炸事故,而这时距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了三天。苏联下令事发区周围居民撤离的时候,由于时间紧迫,居民们把大部分的个人物品都留在了家里。4 _4 o# x  Z( n. [6 n' Q; i9 i( N
7 N0 ]0 `/ {7 L

, i0 j9 H& g; m4 d. `- r' ?* W7 E0 z) y8 d
2005年,乌克兰城镇普里皮亚特。尽管距核事故发生已有19年的时间,但普里皮亚特仍是一座空城。被遗弃的学校和幼儿园也因无人看管照顾,已破败不堪。
- P: {/ ^) ]" m! a/ ?. l, s  G: ^6 J( I; g

) r' P+ A+ d. W; I4 U
0 b& U& J* X% Y7 c0 _9 |4 w1993年,乌克兰城镇普里皮亚特。核事故发生前,游乐场的工作人员已在加紧布置整个游乐区,以便迎接五一劳动节的到来。不过随后的核事故使得整个城镇都变成了无人区。如今,游乐场一派萧条。) K! f6 d1 I$ b
3 K/ N  D# ~: C  h( `% @

- T1 k1 J' p) |5 e
* C# g5 z4 Q  K0 ?* W2011年,乌克兰城镇普里皮亚特。距离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有25年时间,这个曾经热闹无比的游乐场已是一片破败景象。然而,如今这处游乐场已成为游人们争相前往的地方。游客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记住那段惨痛的历史教训。
: _: ^% U6 _9 o, u9 J+ o
, t/ `9 Y/ b/ s9 g- j. {6 g
( x5 ?; _, w; K! D" i9 i
  [; z  P) |6 [  A' s* R; U2011年,乌克兰城镇普里皮亚特。同年,乌克兰政府颁布法令,确定隔离区旅游的合法化,随即有不少游客涌入普里皮亚特的公寓楼和教室等场所进行参观。图中这间教室里面堆满了废弃的防毒面具。
# p- x+ Z$ V, n9 a3 f. J
- Q. q. F# d/ P8 F
: I9 n; f  ]0 [+ x( r: O) v- s! Q1 i# d7 c1 l) z7 \+ V
2005年,乌克兰科罗戈德(Korogod)。据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释放的核燃料污染了周围数千公里的区域,距事发地点半径30公里内的15万人不得不迅速撤离自己的居住地。如今,在当时划定的隔离区内,几乎所有的村落仍处于遗弃状态。
! t. T$ v4 L% d" v# A& n% U0 J; v5 _9 A) H1 n/ R
% ^8 [, B9 L0 F6 t3 T0 x4 {( v* Z' b
4 L" S$ y2 H7 A
2011年,乌克兰特里姆特斯(Teremtsy)。这名92岁的老人是为数不多愿意返回隔离区居住的数百名居民之一。这些愿意重返家乡的居民大多数都是年老者,他们希望能够在这里度完自己的余生。) w6 z, \- D: X4 W- r: @

: S. y1 B2 V. \/ P
" \  n# z; ^# s7 C8 h; O" y  \' H6 h" |( Z2 N  Y
2005年,乌克兰伊利因特斯。数百名居民回到了核事故发生前自己居住的地方,过着简朴而清贫的日子。图中这名老者和自己的妻子一起回到了家乡,他们两位都已失聪。
5 Z  t- L7 Z1 t" Y5 W0 \5 ^" R
7 h4 z" i: f* E6 r9 s+ K! u% s. M, ]2 b! c
' \! c1 N3 t# j; F8 h. n7 ^$ T5 m
2005年,白俄罗斯明斯克市。54岁的奥莱格和13岁的迪马都患上了甲状腺癌,他们两人都在明斯克的一家甲状腺医院接受治疗。奥莱格此前遭受过严重的核辐射,这次甲状腺手术已经是他第三次接受手术治疗。迪马的母亲也表示,自己孩子的癌症肯定和核事故有关。! n1 B$ N- U$ i3 \

" L, \0 d7 C. X6 K3 F' j$ z) G  M. J# r; z- \! J8 Z
8 v) @8 k. G1 U0 K# \/ r. ~
2005年,白俄罗斯利斯诺伊(Lesnoy)。这名16岁的男孩正在利斯诺伊儿童癌症中心接受治疗,他得的是淋巴瘤,而他的母亲正焦急的坐在床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之后,白俄罗斯也受到波及,癌症病人数量大幅上涨。
+ c7 }2 p" h, S1 B
7 I/ }& c% y" ^4 _( M7 N% C* x% f& i3 P1 j( G

; ?( u+ h' t0 `1 o' D& ]4 G2005年,白俄罗斯维斯诺瓦(vesnova)。这名5岁的孩童患有严重的肢体畸形及智力缺陷,他的父母将其抛弃,好在一家儿童精神病院将他收养,他才得以继续生存下去。据悉,这家位于明斯克市附近的儿童精神病院共抚育有150名遭遗弃儿童或者是孤儿。1991年,艾迪·洛奇(Adi Roche)创办了切尔诺贝利儿童国际组织(Chernobyl Children International),而这家儿童精神病院里的运营资金正是来自于该组织。
& t# p9 d1 Q8 u" b
' G' ?: Z) w: @4 O1 x* X5 C6 s2 H9 C1 U& s# X( i) j  A

8 }5 K8 U! q) i3 D2005年,白俄罗斯戈梅利市。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强风将放射物吹至戈梅利地区。如今,经历过那场事故的小女孩们已长大成人,不过在她们要生孩子的时候,往往会担心辐射影响会给自己的下一代造成基因缺陷或者是先天性疾病。5 a! C% r$ z4 X* \- N0 P) u: r
' k  L- ~% d0 `, K  r4 f* L8 m9 D
' P5 R# i1 l0 c% x
! T. C1 G5 F1 e
2011年,乌克兰首都基辅。5岁的维诺妮卡患上了白血病,目前正在基辅市放射治疗中心住院。她的母亲,29岁的叶琳娜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的时候正好居住在附近,随后那片地区遭受了严重污染。医院的医生表示,很多人患上癌症或者其他严重疾病都是因受到核事故放射物影响所致。
$ V* C% U' O: h2 b
( W. l! k# p, w! b3 C3 m" W% H3 j! W

. j) \2 L1 V0 ]  }2005年,白俄罗斯维斯诺瓦。在白俄罗斯的一处孤儿院,一名小男孩正在享受花儿的芬芳。许多科学界的人士都认为,在受到核污染地区出生的孩子,他们患先天性缺陷及智力发育受损的几率会更高。& c/ a  u$ S" y! {* g
: l0 u( Y' i- u' K% z1 ~+ ]

; h9 o. D- E7 C: x' V' c/ x+ ^/ J' w
2005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每年的4月26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都会组织大规模的纪念活动,纪念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当中的遇难者。爆炸事故发生时,核电站的两名工人当场死亡,随后又有28名工人及消防队员因遭受核辐射致死。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amoebi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舉報

 分享同時學會感恩,一句感謝的話語,就是最大的支持!  歡迎交流討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