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消息,美国探索频道近期每个周日晚都播出一部反映自然界生存状况的纪录片《生命》(LIFE),探讨地球上一些最与众不同的动物或植物的生存之道。纪录片向观众呈现了属于“进化名人堂”级别的动物,其中一些经过漫长进化拥有了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诀窍,还有一些则在不断发展它们奇妙的交配方式,以确保种群中最合适的个体的基因能够代代相传。
" h0 i3 Q( \ a$ G" V z! U; a, Y% s
: ]2 A3 B. T. {+ F2 y
1.龙血树 " T9 w y8 Z# I! `! \: v
3 E( A& V" u2 h0 `( R) T
也门索科特拉岛的龙血树是地球上最具生命力的树种之一。除了山顶笼罩的雾气,雨季时偶尔飘过的蒙蒙细雨,索科特拉岛一年绝大部分时间干旱无雨, 然而,龙血树却完全适应了这种恶劣环境下的生活。这种树可以最大限度利用严重缺乏的水资源。龙血树外形像大漏斗,好像向四周撑开了一把伞,捕捉每一滴水。 多刺的叶子外形又像沟槽,引导雨水顺着树枝及树干流到树根。而且,龙血树的树叶像蜡一样,可以减少水分流失,令降雨迅速流到根部。 2.象鼩
1 r9 K7 n* Y% a: t. w1 f% s 象鼩(elephant shrew)体型娇小,同时又要不停活动,令其总是觉得饥肠辘辘。由于森林中到处潜伏着象鼩的敌人,在外活动危险重重,这个小家伙采取了一种非常高明的捕食之道。象鼩会在其经常出没的两个觅食地点之间留下一条被清除地干干净净的路径,并记住路上的一切细节。接着,它会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沿着这条路径奔跑,只有在看到美味的昆虫以及需要清除残骸时才会停下来。一根小树枝有时都会给象鼩构成致命威胁,所以,它40%的时间在两个觅食地点之间奔跑,清除各种障碍物。
: [! b6 J' r8 ]' p8 D
* S& n% X1 k: i9 {
$ t! R% a( q P9 d1 K3 v/ k; k8 x5 w$ H' r/ b# M. _
/ e+ @- r* A0 m. h" Y4 q, w+ b
3.科莫多龙 1 ~" o* e% m' m9 ~
: Z# F g4 Q" X5 C
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五座干旱小岛上的科莫多龙非常挑食;它会为找到一块美味的鲜肉耐心勘察地形。由于是一种冷血的爬行动物,科莫多龙可以在这些不适于居住的岛屿上生存,每年仅仅吃十几餐。身长7英尺(约合2.13米)、体重达170磅(约合77公斤)的科莫多龙采用一种观察与等待的猎食技巧。它们有时一动不动几天潜伏在森林中,等待像鹿这样的动物经过。一旦看到猎物出现,科莫多龙会猛地扑过去,速度达到每小时11英里(约合18公里),可怜的猎物还没反应过来,就成这种猛兽的美食。
2 I# j6 ^6 P2 `9 U1 z& ]+ y# O2 h, F4 Z9 f) B2 C, g
9 O3 `5 E6 g' o) [/ i+ K- h' B+ @7 x2 j# b8 g& p
/ }# E3 K' `; Z
4.火烈鸟 $ m9 ]8 e, S8 j- u9 ?( ~% M
- c- v) ~! V3 J2 u5 u8 @" z5 ] 对于生活在东非大裂谷的火烈鸟来说,该地区腐蚀性碱性池塘却是欢乐的天堂。在普通动物眼中,这是一片由碱性矿物盐构成的大熔炉,然而,火烈鸟看到的却是丰富的营养物—美味的淡青色的“螺旋藻汤”。为了得到螺旋藻,火烈鸟必须先要过滤河水。这时,火烈鸟高度进化的喙就能发挥作用了。它们首先用双脚将水搅浑,不停在水中左右摇摆头部,每天用舌头过滤35品脱(约合16.56升)的水。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火烈鸟或能够收集2盎司(约合56.7克)富含营养物的螺旋藻。
3 q* C1 g: ^! E: }0 W- r; h5 c3 X9 q* s" F; {" ~* ^7 ]. W
* s: y! g5 n5 K4 R
. ?0 a& J r8 O$ i% O
- q3 w6 J: ] U+ Q7 J! O
5.果蝠
4 B9 U6 X9 j+ w6 l) Q8 h
+ _4 U# A6 E% M! G S% Q# n9 y0 N( x 这是地球上最壮观的集体迁徙之一,但我们大多数人却对此一无所知。每年的十月,受赞比亚卡桑卡地区丰富的水果(如无花果、枇杷、芒果)的诱惑,数百万只淡黄色果蝠飞往那里。无数蝙蝠在周围树林安家落户,倒挂于树枝下面小憩。每逢夜幕降临,每分钟就会有15万只离开栖息地,飞行最多37英里(约合60公里)出去觅食。整个停留期间,这些蝙蝠会消耗相当于它们体重两倍的食物。尽管一些猎食者会对蝙蝠发起攻击,但它们依靠集体的力量一次次挫败猎食者的阴谋。% D5 Q5 f# F( n3 L
7 P* E' B" S2 D4 u0 F( a" i4 I1 W: D
! D" h0 M+ V6 @; u- a! }! f: v8 v- L* i0 Y% m; I6 M, P7 V
6.南极海星
' t4 Q z# x! l [5 d; W. \# `) h. x' y3 ^$ M
南极洲冰冷的罗斯海海底就像是布满星星的天空,在那里,海星统治着整个生态系统。罗斯海一年有几个月大部分处于冰封状态,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南极海星可就没资本像科莫多龙那么“挑食”,相反,它们会吞噬所看到的一切,无论是死海豹、海豹排泄物、海绵,还是其他海星。一旦食物有了保证,南极海星下一个紧迫任务就是确保后代存活。在晚冬,大部分海洋生物不再处于活跃期,此时,南极海星开始向水中排出大量卵子和精子。随着冬天即将过去,海星幼体会以活跃的细菌为食,到了夏天开始转向藻类。, c7 j) C8 j. l7 \5 _
+ x! C, O& b( H! }! J3 d
( E! F4 o8 T$ P6 B& j* Y0 ?
) x+ @# _- _1 c# V, K
' t: Y! U2 n: @7.道森蜜蜂& |; {+ J7 d% x( g
, g+ Q' s, s( S7 f
当你生活在像澳大利亚西部一样干燥、恶劣的环境下时,交配就如同环境一样,让动物们觉得十分吃力。例如,在这片干旱的多岩石地区,道森蜜蜂(Dawson’s bee)会经历一场你死我活的交配活动,结果许多雄性会死去。道森蜜蜂通常在干涸的浅滩安家。每年,雌性利用其坚硬的下颚在如岩石般的土壤中钻洞,钻进里面孵卵。最先孵化出现的雄性会守候在其他通道,等待新孵化的雄性露面。一旦这一时刻到来,雄性为了争夺雌性发生激烈混战。与大多数动物种类不同,道森蜜蜂对同类相残丝毫不觉得愧疚。( Y, E. q: S# g; C# ]) {6 O
& C; A! e! k8 o4 @+ ?1 U
' ~* [/ U0 A% j K8 a. h# S8 F
' d; m' W# v0 W7 ]/ ?
- D/ J3 p! I `/ o- X8.日本猕猴
T7 d' p( E6 G! ~+ T
; c7 r: A/ n! w' A# E: n 在论资排辈上,没人能比得过广泛分布于日本第一大岛——本州的日本猕猴(亦称雪猴)。本州岛每年冬天大雪纷飞,气温降至零下4华氏度,这种情况下,日本猕猴必须要掌握保暖诀窍。一旦气温降至难以承受的地步,它们会纷纷逃向遍布本州岛上的温泉,在那里,日本猕猴开始论资排辈。辈份大的猕猴可以在温泉里游泳玩耍,躺在母亲怀里撒娇,辈份小的猕猴则体验不到母亲的温暖,看上去垂头丧气。 7 M x: S1 k1 S6 W
0 T8 x% w6 R/ ^4 M$ B
' S( P1 j( g# m- s8 ?: c" w6 r( K1 N& j# @2 W/ {7 k
3 c0 {$ [9 H* s* e- z7 p
9.驼背鲸
6 q1 V1 ]6 Q5 d/ U8 x4 R3 t. O/ H
; V' l b* q/ r, T8 p 雌性驼背鲸的坚韧显然会给人留下深刻影响。为在广阔的海洋中找到合适的伴侣,它们不惜长途跋涉——准确点儿说是2485英里(约合4000公里)——游向热带的交配地。体重达40吨的雄性驼背鲸却不慌不忙,静待佳人上钩,而且看上去对雌性的心思了如指掌,不断唱起暧昧的歌声——每首歌10到20分钟,整个过程持续数小时。雄性驼背鲸的曲调每年都会发生变化。一旦雌性驼背鲸准备开始行动,它会向水中释放某种气味,闻到这种气味以后,雄性就游到雌性的身边试探。这时,雌性会从雄性当中挑选出耐力最好的作为交配对象。
* c+ b e0 t7 L2 h: {: |# I
2 x$ [: R& r1 s' L) ~8 N& x9 k: ? S! |: T* y0 [
# i7 x$ d4 S4 n$ h
2 l* V0 T/ N- B/ L( P# D" Y2 R10.雌性猩猩
2 a5 v2 c# N$ f i7 y 如果你认为母亲对你过于溺爱,不妨了解一下雌性猩猩对待孩子的方式。生活在苏门答腊和婆罗洲森林地带的猩猩与人类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马来语中“orangutan”的意思甚至是“丛林之人”。雌性猩猩的性成熟期与人类相仿,怀孕期为8个半月。不仅如此,雌性猩猩会在接下来的8到9年里教孩子的森林生存之道,之后才会继续繁衍后代,这使得猩猩成为两胎间隔时间最长的陆地哺乳动物,也使小猩猩成为除人以外童年持续时间最长的动物。 |